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VALUE:缬沙坦抗高血压长期应用评价试验 VALUE: The Valsartan Antihypertensive Long-term Use Evaluation Trial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04/7/29 0:00: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迄今最大规模的对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应用血管紧张素ⅡAT1型受体拮抗剂(ARB)的试验,未能显示出对于高心血管危险性高血压患者而言,ARB治疗的总体心脏预后优于钙通道阻滞剂(CCB)治疗。缬沙坦抗高血压长期应用评价(VALUE)试验,开始于1997年,在2004年初结束。其基础假设为,在高危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水平相同的前提下,ARB缬沙坦比CCB氨氯地平更有效降低心源性死亡率和发病率。但是,尽管两治疗组的血压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氨氯地平组血压下降更显著,尤其在试验最初的6个月内上述差异更明显,这使得对结果的诠释产生了困难。然而,虽然血压控制水平不同,两组间主要心源性终点却并没有差异,缬沙坦组患者心衰住院率降低,新发糖尿病发生率减少——这是有关ARB最重要的结果,也是其最令人瞩目的优势。 VALUE试验的结果在欧洲高血压会议上首次公布,同时在6月19日的《柳叶刀》杂志上发表。 世界性的试验 VALUE在世界范围内的31个国家,842个中心进行。从1997年9月到1999年12月的时间里共有15 313例患者被随机分组。大多数入选患者来自德国、意大利和美国。 VALUE试验入组人群包括年龄≥50岁,具有高度心血管事件危险性的高血压(经或未经治疗)男性和女性患者。高度危险性被定义为具有≥1 危险因子或疾病(表1. VALUE研究包括的危险因子和疾病) 患者平均年龄为67岁,一小部分(约4%)为黑人。平均随访4.2年。要求未经治疗患者收缩压(SBP)为160~210 mm Hg,舒张压为95~105 mm Hg;在研究起始时已经进行抗高血压积极治疗,血压水平低于上述血压值的患者也可入选,入选后他们直接从以前的药物治疗转换为试验药物治疗,没有安慰剂洗脱期。 随机分组后初始治疗剂量为氨氯地平5 mg/日 (7 649例患者) 或缬沙坦80 mg/日 (7 596 例患者)。之后加量至缬沙坦160 mg/日或氨氯地平10 mg/日,为达到血压控制目标 (< 140/90 mm Hg) 可加用氢氯噻嗪 (HCTZ) 12.5 mg到25.0 mg 。如果应用上述联合治疗仍未达血压控制目标,内科医生可选择加用其他抗高血压药物,但不能因控制血压原因加用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CCBs。 主要和次级终点 联合心血管(致死性和严重的非致死性)事件被定义为主要终点。因为脑卒中似乎主要是血压依赖性的,而冠脉和其他心血管事件可能与其他因素(循环血管紧张素II增多)有关,脑卒中作为次级终点。主要终点包括心源性死亡率和发病率,心源性死亡率和发病率定义为: ● 心源性猝死 ● 致死性/非致死性心肌梗死 (MI) ● 尸检发现新近 MI 证据 ● 为避免MI行急诊溶栓/纤溶治疗和/或急诊血运重建术治疗 ● 血运重建术中/后死亡 ● 新发生心衰或慢性心衰需住院治疗 ● 心衰死亡 次级终点包括: ● 致死性/非致死性 MI ● 致死性/非致死性脑卒中 ● 致死性/非致死性心衰 ● 预先设定分析 总死亡 新发糖尿病 血压有差异, 但心脏预后没有差异 VALUE试验中的两治疗组血压控制达标率相同——缬沙坦组63%,氨氯地平组57%。然而,自始至终,氨氯地平组血压控制水平低于缬沙坦组,特别是试验早期(表2. VALUE研究中平均血压差值)。从试验开始到结束,缬沙坦组平均血压下降15.2/8.2 mm Hg ,氨氯地平组则为 17.3/9.9 mm Hg 。 两治疗组主要心源性联合终点没有差别(表3. VALUE主要和次级终点),总死亡率也没有差异。氨氯地平组患者MI发生率显著降低(P =0.02),脑卒中率也较低但无显著性。上述作用与血压控制水平密切相关。 缬沙坦组心衰发生率有减少趋势,但没有达到统计学显著性。缬沙坦对心衰的有益作用出现在研究晚期,此时两组血压差异有所减少,VALUE试验的研究者相信,这表明缬沙坦具有降压以外的潜在益处。 更重要的是,与氨氯地平组比较,缬沙坦组新发糖尿病发生率显著减少,这特别值得注意,因为VALUE试验是显示出ARB比CCB具有更好的减缓新发糖尿病发生的最大规模试验。 不良反应 对不良反应事件的首次评价表明氨氯地平组水肿发生率较高而缬沙坦组眩晕和头痛的发生率较高,缬沙坦组患者房颤发生率较高,氨氯地平组患者低钾血症发生率较高。(表4. VALUE研究中的不良反应) 使血压具有可比性的新统计学方法 VALUE试验最初的目的是评估在相同的血压降低幅度下,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对心源性终点事件作用的差别,但是既然试验过程中氨氯地平引起的血压下降幅度更大,这妨碍了对最初假设的分析。 相反,对每组血压控制的分析表明达到血压控制目标(而不是药物类型)是除MI外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主要决定因素。与非即刻反应者相比,联合心血管终点、脑卒中和总死亡的比值比都显示对降压治疗即刻反应者有利——即刻反应者定义为既往未经治疗、1个月后SBP降低≥10 mm Hg者,或既往已进行治疗且1个月后血压≤基线值的患者;其他患者为非即刻反应者。对反应率的分析显示氨氯地平疗效更好,最初的6个月内SBP下降更明显达4 mm Hg,之后上述数值降低至12 mm Hg。 因为达到的血压控制水平比药物类型更重要,这使我们可以把数据综合到一起,对血压控制和预后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Weber博士设计了一种名为“连续中值配对”的统计学方法,并将之在VALUE试验中首次应用。根据SBP水平、年龄、性别和既往有无冠心病、脑卒中和糖尿病将缬沙坦组患者和氨氯地平组患者配对,从而形成一个由5 006对(即12 212例患者,近三分之一血压值极高或极低的患者除外)完全对等的患者对组成的数据库。 对这些患者主要研究终点的比较显示:除心衰住院率外的大多数结果都相似,缬沙坦组因心衰住院发生率显著降低(表5. VALUE:应用连续中值配对方法后在5006对患者对中的主要研究要点) 。这些结果以研究通讯的形式在发表主要结果的同一期《柳叶刀》杂志上发表。

版面编辑:国际循环



VALUE缬沙坦高血压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5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