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WCC2012]中国CVD疾病预防策略与现状——胡大一教授专访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12/4/26 9:58:26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国际循环》:中国目前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现状是怎样的?存在哪些问题与不足?

  《国际循环》:中国目前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现状是怎样的?存在哪些问题与不足?
  胡大一教授:中国目前大家过去都很熟悉的一些信息,一个是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和脑卒中一起都是第一杀手,都占到总死亡率的40%,慢病占总死亡率80%,心血管一个疾病又占到了其中的一半,占总的40%,而且它是从疾病的总数来论,它也是首位的,可能有些信息很重要,中国的心脑血管死亡率是发达国家的2~4倍,尤其是我们跟最邻近的日本相比,冠心病的死亡率是它的两倍,脑卒中是4倍,中国的期望寿命北京、上海已经接近或超过80岁,但是真正的健康的生命只有68岁,比发达国家少十几年,因为中国大部分是带病生存的,这一信息我们过去始终在传播,但是我现在怎么改变这个现状?否则我们老说第一杀手、最大负担,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高于日本,可能现在从世界银行对中国的非传染病的评估以及建议,我觉得要做三个层面,一个是全人群策略,一个是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控制、一级预防及防止发病,一个是已经患病的患者康复二级预防,我们很大的问题是我们过去从心脏病,从中华医学会也好各种学术机构,专家也都付出很多心血、时间,主要还是做的一些治疗技术的推广普及,以及一些知识的传播,中国很需要真正实现“等人得病”到预防康复,可能非常需要系统体系建设上来做,比如全人群的策略显然是健康促进策略,医生医院参与但我觉得更多是政治责任,构建一个健康社会环境,我还是充满信心的。随着中央政府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这样会推动低碳的环保,现在2+5的事情北京、上海、广州很多大城市,从刘奇书记本身政府的主管都在极关注,这种对癌症、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尤其冠心病)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可能是很多政府、CDC和卫生部更多的做这个健康生活环境,作为医院、医生非常重要的要做两件事情,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控制,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这些,虽然没有得心肌梗死,但是非常高危的,而且很可能相当一部分合并亚临床病变,从正常甚至大家误认为是健康人,第二天突发心肌梗死可能就是一夜之间就实现身份转换,怎样才能够做好一级预防,不让他得病,这些患者大多数到医院来看病,已经有了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第二种就是,我觉得未来十年中国很需要做的心血管的康复二级预防。现在整个问题是大家只治不管,没有康复预防跟进,中国的心血管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非常像一个堰塞湖的现象,这么多年大家对心肌梗死从溶栓到直接介入支架,死亡率还是有下降,得病由于先进技术的治疗,真正死亡率可能已经出现了缓和的下降,但是问题由于我们前面没有预防,新得病人越来越多,而中国人口老龄化非常迅速,老年人大多数是心脑血管的高发人群,而且不预防,很多年轻人得病,入口越来越多,出口少了,如果出口也多,死亡率真正高的时候,还看不到堰塞湖现象,一旦我们花了很多钱,在终末期做支架,存活下来了,入口越来越多,中间堆积了这么多人,如果大家只去治,没有康复预防的话,我们现在这个现象,我们现在只是消极的等待得病,得病的等复发,实际上医院把这个病人心肌梗死抢救活了,回去没有康复二级预防,他回去接着等到第二次、第三次复发,反复的住院,反复的做支架、搭桥,这是巨大的医疗资源浪费,而且花这么多钱,患者一定是越治越痛苦,生活质量很低,对医院治疗的满意度也会越来越低,介入另一个比喻是中国老百姓的健康、疾病预防大家享受的待遇还不如汽车,汽车有保修、维护。中国老百姓的健康医院就是修理厂,专家就是修理工,这种模式如果不改,我们只满足于怎么做分叉病变,怎么做左主干,这可能是非常片面、荒谬的,总体来说,从医生、医院至少应该健康实行政策、实行标签、无烟环境,但医院和医生很重要的角度是管高危的人、管得病的人,所以中国的康复二级预防几乎不存在,大家认为医生把他汀、β受体阻滞剂、ARB、ACEI开药就行了,让大家遵循指南,但我觉得最重要的问题是中国的预防康复不落地,因为它没有专业的队伍,没有专业的机构,没有专业的医保体系来支持他发展,所以我觉得未来的高危人群也好,特别是得病、二级预防、康复,这是一个巨大的平台,这个平台首先应该有一项落地,就是有专业的队伍,和做现在的心内科医生不一样,他不是一个单纯的临床医生,医院要给他们工作的空间,有一个专业的楼层来做这个事,有专业化的设备,比如心力衰竭运动评估机,需要的空间和设备,第四需要医保支持,康复没有医保非常麻烦,最后需要准入标准,哪些机构、合格的人员、足够的空间和符合设备要求的单位才能做这个康复,最后我国需要从医学院校甚至其他的民营机构来培养这些专业的康复师,甚至需要在民政部有这种职业,这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现在在康复中有哪些误区呢?第一个误区,一谈康复大家会想到卒中和创伤,因为嘴不会说话、胳膊腿不会动、截瘫、智障,似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得了心肌梗死、做了支架的患者,嘴会说话,胳膊腿会动,谈不上康复,这非常荒谬。第二个误区就是一谈康复即使心脏康复有人了解的也非常片面,不就是患者得心肌梗死做支架,合理安全运动,只聚焦在运动上,实际上我觉得康复内容极为丰富,对康复人才的培训也是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我的理解心血管康复包括五个内容,第一个是对于做过支架或搭桥心力衰竭的患者,首先应该指导他们改变生活方式,应该有系统的随访帮忙,个体化,有意愿就选择一个合理的监测进程,如果出现了相应症状如何来减少,这一系列问题应该是个体化的指导,我们现在只是号召出院的时候心血管医生不能只开药、光做支架,要控烟限酒、合理的饮食、怎么做运动,这是一个内容,生活方式。第二个需要提供双心服务,患者的心理,患者得了心肌梗死突然放支架、做搭桥,他有个应激反应,心理的创伤,几乎所有的人都有,怎样提供这种帮助。第三个就是循证用药,康复重点是要提高依从性,药物需要个体化调节剂量,都不一样,需要系统服务,跟踪的一个过程,而且要主动提醒他一旦调好了以后,像他汀,不要随便减量,不要随便停药。第四就是生活质量,怎么让他过正常的生活。第五就是心理康复,让他回归工作,康复绝对不是单纯的运动,这是第一个误区,第二个误区是大家一讲康复,让所有的心内科医生去做就行,教育他们,这实际上做不到,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工程,需要专业队伍。
  《国际循环》: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中,存在哪几个易被忽视的问题和观点?
  胡大一教授:最大的问题就是体制的问题,比如说支架,一本万利,这种医生容易成名,容易得到各种功利的东西,同时容易更多的得到经济的回报。做康复很多人就认为是一种公益慈善,医保连赔付机制都没有,还停留在理疗做一次20块钱上,没人去做,甚至院长都拼毛收入,一谈康复预防都会问你这个能挣钱吗?做好了减少了住院、减少了支架、减少了再搭桥,很多人站在很荒谬的立场、观点上提出了这样会减少医院的住院患者、减少支架数,减少医院的收入,但是我觉得康复预防也还是很有必要的。

版面编辑:沈会会  责任编辑:张衡



CVD脑卒中胡大一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5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