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CHFS2012]扎根边塞黑龙江,心系起搏电生理——纪念“中国起搏五十周年”

作者:  傅世英   日期:2012/12/27 10:37:3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跨过记忆的长河,年逾耄耋之年的我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年青时代。青年时代的我胸怀大志,热血报国,但是由于生长的年代正是祖国被日寇侵略、报国无门的旧社会,我弃文从医,决心以医救民。1943年以优异的成绩从盛京施医科大学(现大的中国医科大学)获得双学士学位,舍弃了留在北京的机遇,毅然扎根在祖国最艰苦的北疆名城哈尔滨,在这里度过了我半个多世纪的医学生涯。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傅世英
  跨过记忆的长河,年逾耄耋之年的我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年青时代。青年时代的我胸怀大志,热血报国,但是由于生长的年代正是祖国被日寇侵略、报国无门的旧社会,我弃文从医,决心以医救民。1943年以优异的成绩从盛京施医科大学(现大的中国医科大学)获得双学士学位,舍弃了留在北京的机遇,毅然扎根在祖国最艰苦的北疆名城哈尔滨,在这里度过了我半个多世纪的医学生涯。
  逆境中崛起,不忘起搏创新
  六、七十年代是祖国遭受磨难的年代,正当我踌躇满志准备在医学的道路上打拼时,文化大革命不期而至,我个人也被戴上了“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在艰难困苦中我被关在了“牛棚里”里。但是我从未放弃对医学的执着追求,同时我也坚信党,相信人民,一定会让我重见天日。在“牛棚”蛰伏期间,我仍然坚持学习医学知识,刻苦钻研,但是由于条件有限,严重束缚着我的科研创新。我于是找工宣队和军宣队的领导申请出去搞科研,进行动物实验,他们破天荒地同意了。于是我抓紧争取来的点滴时间,找到我院滕守志医生、哈尔滨电表厂的工程师、技师及工人把我进行起搏器和除颤器的设想告诉了他们,于是我们几个人自发形成了一个起搏与电生理的研究小组,开始了起搏器和除颤器的研究。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最大的难题是没有电路图纸,我当时还没有摘掉“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行动范围还受到限制,更别谈去参加国内的学术交流了。我就想尽办法与参加各种学术会的同志收集学术交流材料,从中获得了很少量的起搏器研究方面的信息,但是却如获至宝,详细解读和学习,尤其是获得了电路图,这是最大的收获。经过与电表厂的同志们夜以继日的研究,共同努力,终于研究成功了哈医大的最初的起搏器与除颤器。为了证实起搏器和除颤器的功能,我们进行了一年的动物实验。首先制作房颤的动物模型,然后用除颤进行电复律,获得了成功。同时又制作动物实验阻断房室结,造成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然后用我们制做的起搏器进行心脏起搏,也获得了成功。这一年是1972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一年,因为这一年通过动物实验研制成功了黑龙江省第一台体外心脏起搏器及直流电除颤器,实验的成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惊喜,因为它会给黑龙江省这个边远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福音。第一台体外心脏起搏器于1973年正式应用于临床:一位急性心肌梗死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人在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这台凝结着集体智慧结晶的体外心脏起搏器挽救了病人的生命。这一年是1973年,又是一个值得纪念的一年,体外起搏器的临床成功应用,终于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抢救闯开了一条新路(图一:1972年研制成功我省第一台直流电除颤器;图二:第一台体外起搏器应用于患者身上)。研制成功能的心脏起搏器及直流电除颤器填补了黑龙江省该领域的空白。目前第一台体外心脏起搏器和第一台除颤器摆放在哈尔滨医科大学校史展览馆展出。


图一:1972年研制成功我省第一台直流电除颤器


  图二:1973年,起搏器正式试用于临床,第一例起搏成功的患者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病人
 


  心系重病人,建立CCU病房
  1973年,在我的倡导下,向医院领导申请建立心脏监护病房(CCU)。此申请获得了医院的大力支持,于是在黑龙江省内最先建立起了心脏监护病房,当时只有三张床。在国内较早地开始了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监护治疗,24小时细心监护,我们全体医护人员分分秒秒不眨眼睛,轮流注视着荧光屏上病人心脏的第一次搏动。如果出现了室性心动过速就立即应用利多卡因来控制,如果出现了室颤,就立即使用非同步直流电复律的方法来抢救病人。如果出现了低血压,则用升压药。如果呼吸停止,则进行口对口或气管插管进行人工呼吸……,在黑龙江省最先建立的仅有三张床的冠心病监护室,这项工作使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由当时的30-40%下降到15-20%。在当时的医学界引起了震动(图三:哈医大的第一个心脏监护病房)。

  
图三:1973年,在国内较早地建立了心脏监护室(仅三张床)


  久旱逢甘露,开启新篇章
  在心外膜体外起搏的基础上,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有了一定的介入经验。但是在那个信息落后的年代,我时刻关注着学术前沿的进展,想尽一切办法获得新的医学信息。1974年当我听说中国医学科学院黄家驷院长由国外引进心脏永久起搏器后,我为之一震,兴奋不已。我立即启程乘坐了一夜的火车来到北京,找到黄家驷院长,请求支持边远地区医疗工作,不吝赐教,奋勇请战。黄家驷院长被我的真情所动,十分慷慨地赠送给我15台美国制造Edward公司经销的VVI型体内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我如获至宝,带着这15台起搏器兴匆匆地赶回哈尔滨,从此开启了黑龙江省永久心脏起搏器治疗心律失常的新篇章。后来就是利用这15台我国首批引进的体内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无偿或仅收手术费挽救了十五位患者的生命。受益于这些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有些病人现在还健在,其中二位病人已经86岁和76岁,依然与我保持着长期的联系,定期随访。这项工作,在黑龙江省是首创,对全国来说,也起到了推动作用,从此使我省埋藏式心脏起搏器开始应用于临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政策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有了更大的空间和更好的条件开展科研及临床工作,为把医疗、科研工作搞上去,精心安排新的规划,逐步落实科研课题,推动学科发展。那时的我心里仿佛有一团燃烧的火,浑身有股用不完的力,每天想的是快速打开局面,开拓进取。
  2002年6月在中华医学会心电图临床应用壹百周年纪念大会上我荣获“心电图学特殊贡献奖”。2002年9月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上我荣获“对我国心电生理和起搏事业的卓越贡献奖”。这些奖励对是对哈医大三十年起搏与电生理工作的肯定,是对我的科研团队的鞭策和鼓励,更使我充满信心,言传身教,让这种锲而不舍信念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祝福哈医大,前景更辉煌
  哈医大一院心内科经过了包括我在内及黄永麟、孟繁超、李为民、田野五代人锲而不舍的求索,近半个世纪的厚积薄发,发展为由当年的一个病房到现在的拥有八个病房、一个心脏监护中心的心血管病医院。经过哈医大人的永不停息的求索,勇于开拓和进取,当年梦寐以求的愿望现在都成为了现实,仅2011年一年心脏起搏器的植入量达230台,尤其是近几年随着起搏器技术的飞速发展,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也不断增加,目前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植入 15台,ICD植入3台。江山代有人才出,现在的哈医大人才梯队已形成,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哈医大一院将会以其技术和实力再创新的辉煌,将会以崭新风貌屹立北疆的名城哈尔滨。祝福哈医大,前景更辉煌。(图四:心内科正在进行科内会诊)


  图四:每周举行的心内科大会诊讨论、分析病例

版面编辑:赵书芳



心脏起搏器傅世英CCU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5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