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到了一个关键时期,而改善高血压的防控现状对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致死与致残具有关键作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是规范我国高血压防治、最大程度减少由血压升高所致靶器官损害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郭艺芳 河北省人民医院
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到了一个关键时期,而改善高血压的防控现状对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致死与致残具有关键作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是规范我国高血压防治、最大程度减少由血压升高所致靶器官损害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在日常临床工作中,我们应以我国指南为依据,遵循指南原则,科学合理地开展高血压防治工作,着力提高高血压诊断率、治疗率与控制率,降低因血压升高所致的心血管风险水平。
1. 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是临床实践的主要依据:近年来国内外多个学术机构不断制订、更新并颁布高血压防治指南。由于各国指南所采信的临床研究证据不同,且全球各地的高血压流行病学和人口学特征亦有差别,不同指南间常常做出不同、甚至相悖的推荐建议。临床医生常因不同指南的观点不一致感到困惑。在此情况下,应将我国的高血压防治指南作为依据开展工作。无论欧洲还是美国或其他国家的指南,均是针对其所属区域的主要人群制订,不能照搬到我国,只能用于学术探讨以及我国制订指南的参考。
2. 遵循指南是改善治疗效果的可靠保障:指南是对现有临床研究证据的集萃与升华,具有很高的科学性。日常工作中,遵循指南所建议的基本原则是保证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举措。应加大指南的宣教力度,特别要加强在基层医务人群中的宣教,提高防治高血压的水平。
3. 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指南:临床工作中,在遵循指南所推荐的基本原则前提下,还需一定灵活性。指南只能为临床工作提供基本原则与框架,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涵盖每一种临床问题。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每一例患者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指南,在降压目标值的确定以及降压药物的选择等方面尤应如此。机械刻板地套用指南不可取。
4. 强调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价值:生活方式干预是降压治疗的基石,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具有明显的降压效果并有助于减少降压药物的种类与用药量,因此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一直高度强调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但在临床工作中一直未得到应有重视。在接诊高血压患者时,应注意向每一位患者强调改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并为其提供指导建议。生活方式干预不仅有利于血压控制,更有助于同时控制血脂、血糖、超重和肥胖等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
5. 重视非诊室血压测量:我国指南指出非诊室血压测量在高血压的诊断与疗效评估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但这些监测手段仍有待进一步推广。应建议每位患者在家中自测血压并详细记录。对于较为复杂的病例,应充分发挥动态血压监测的独特优势。只有非诊室血压才能有效鉴别诊室高血压与隐匿性高血压,为制订合理的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6.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降压药物:没有一种降压方案适合于所有高血压患者。每类降压药均有其优先选择适应证。为患者制订治疗方案时,需详细了解其所并存的其他危险因素和临床型/亚临床型靶器官损害,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
7.合理联合使用降压药:尽管我国指南明确指出不建议联合应用ARB与b受体阻滞剂、ACEI与b受体阻滞剂、b受体阻滞剂与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但在临床上这些联合用药方式仍较常见,特别是前两种组合。合理的联合用药方案有助于增强降压效果、减少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并增加患者长期治疗依从性。
8. 充分发挥利尿降压药的作用:利尿剂是一类重要的降压药物,我国指南对其降压疗效与靶器官保护作用予以充分肯定,但临床上该类药物一直未受到充分重视。该类药对于顽固性高血压具有良好效果。有学者认为,若没有禁忌证,高血压患者用了三种降压药物但未包含利尿剂,这种方案很可能是不合理的。新近颁布的美国ACC/AHA/CDC降压治疗科学建议将利尿降压药视为轻度高血压患者的唯一首选药物以及中重度高血压联合用药的基础,充分体现此类药物的临床地位。目前,我国临床实践中利尿剂的作用远未受到应有重视,今后应结合指南宣教、进一步加深临床医生对利尿剂作用优势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