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CCIF2014]生物可吸收支架应用前景之我见——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窦克非教授专访

作者:  窦克非   日期:2014/4/19 15:30:3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生物完全可降解/可吸收支架能否成为未来心血管介入的主流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和探讨的焦点。我个人非常欣赏完全可降解支架的理念,其植入两年后支架结构即可被降解,十年后周围便无炎细胞浸润,是一种非常好的治疗手段。

  生物完全可降解/可吸收支架能否成为未来心血管介入的主流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和探讨的焦点。我个人非常欣赏完全可降解支架的理念,其植入两年后支架结构即可被降解,十年后周围便无炎细胞浸润,是一种非常好的治疗手段。不过目前来看,鉴于材料原因,其支架结构的支撑力尚有待提高,故尚难以成为较为复杂的多支血管病变的主流治疗手段。有关生物可吸收支架的相关试验大部分都是在较为简单的病变中开展的,而这些简单病变在实际临床实践中的比例尚不足15%,这意味着我们临床实践中需要更多面对的是CTO病变以及伴钙化/扭曲的病变等复杂病变。目前来说,生物可吸收支架在上述复杂病变中应用的相关证据尚不充分。此外,近期有研究报道称,虽然目前生物可吸收支架的刚性有所提高,但存在后扩张时发生支架断裂的潜在风险。综上,生物可吸收支架具有光明的前景,但短期内还无法替代现有支架,要想真正拓展其临床应用还需要不断进行材质及技术方面的改进与提高。

版面编辑:白靖  责任编辑:宋娜娜



生物可吸收支架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5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