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内皮微颗粒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血管造影证明的高危病变有关 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s correlate with high-risk angiographic lesions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05/1/19 0:00: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背景:内皮微颗粒(EMP)是内皮细胞在凋亡或者激活时产生的细胞膜碎片。我们研究小组已经报道在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AD)、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惊厥前期、多发性硬化(MS)和严重高血压的患者中EMP水平升高。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观察了EMP水平与血管造影显示的冠状动脉阻塞病变的严重程度和特征的关系。 方法:我们研究了总共43例接受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其中15例患急性心肌梗死,20例患不稳定型心绞痛,5例患稳定型心绞痛,3例患充血性心力衰竭。检查了冠脉造影的结果并将冠脉病变按照Ambrose分类法进行分类。冠脉狭窄分为高危和低危。高危病变包括偏心的狭窄(II型),出现血栓或多发不规则病变。低危病变指同心狭窄或I型病变。同时还根据狭窄程度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病史来分析病变。血浆中的EMP水平使用流式细胞技术进行检测。 结果:在偏心的狭窄或多发不规则病变(高危病变)患者的EMP水平比同心狭窄或I型病变(低危病变)的患者高2.5倍,P<0.05。病变处出现血栓的患者EMP水平比没有血栓的患者高3倍,P=0.05。轻度狭窄(>20%-<45%)的患者EMP水平比更严重狭窄(>45%)的患者高3倍,P =0.05,比无狭窄的患者高5倍,P<0.01。在有II型病变的患者中,第一次发生ACS的患者比复发的患者EMP水平高4倍,P<0.01。 结论:高的EMP水平与包括偏心性II型病变、多发不规则病变和含血栓病变的高危病变有关。轻到中度狭窄的患者EMP水平比严重狭窄的患者高。EMP可能是内皮细胞损伤和发生ACS危险的一种有效的标志物,如同血管造影一样。
Int J Cardiol. 2004 Dec; 97(3): 439-46

版面编辑:国际循环



血管造影术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5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