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循环》:LDL-C达标是血脂管理的首要目标,今年的ESC/EAS血脂异常管理指南对各危险分层的LDL-C目标值做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如,对极高危人群,要求将LDL-C降至<70mg/dl或至少降低50%。但是既往研究和荟萃分析都显示不同他汀降低LDL-C的效果存在差异,刚刚公布的SATURN研究也显示瑞舒伐他汀40mg降低LDL-C的幅度优于阿托伐他汀80 mg。在临床实践中,临床医生在处方他汀时应该如何选择? 黄峻教授: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降低LDL-C是目前冠心病一级和二级预防最主要的手段,在降低LDL-C方面首选哪些药物确实很重要。因为我们基本上已知一种他汀的起始剂量大概能使LDL-C降至何种水平,剂量加倍也只能使降幅增加6%左右。所以如果首选的药物起始剂量降低LDL-C水平有限,那么增加剂量也未必能达到指南要求。因此临床处方时我们强调要选择强效降低LDL-C的他汀,如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SATURN试验也表明这2种他汀都能强效降低LDL-C,也有一定的升高HDL-C的水平。结合既往研究数据,这样的降幅的确可能使斑块逆转,更重要的是有可能使临床事件减少。SATURN试验说明我们过去对这2种他汀的认识是正确的。 《国际循环》:研究者也提到,SAURN试验中斑块逆转的患者比例是既往研究从未观察到的。 黄峻教授:2005年以来他汀防治冠心病的研究,很重要的一个发现是,降低LDL-C水平不但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而且既往荟萃分析资料表明,如果LDL-C降幅达到50%左右的话,就有可能逆转斑块。而逆转斑块是临床医生极其向往的一个目标。过去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一个不断进展的病变,能够延缓其进展就是一个很好的效果,而如能进一步实现逆转,那么未来前景是非常光明的。SATURN试验就表明,应用比较强效的他汀就有可能逆转斑块,也提示临床医生在临床实践中选择强效他汀,可以达到逆转斑块的目的,从而使临床事件进一步降低。 《国际循环》:2011 ESC/EAS联合血脂异常管理指南增加了apoB和非HDL-C作为次级治疗靶点。SATURN试验显示瑞舒伐他汀较阿托伐他汀显著降低了apoB和非HDL-C水平,您认为这2项指标对斑块的逆转有无影响? 黄峻教授:基于现有研究,无疑这是2项有意义的指标。但目前尚不能完全阐明其意义,因为还缺乏前瞻性的研究资料。要确定一个指标是否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不仅要有临床研究的亚组分析和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支持,还要有前瞻性的干预性研究来证明,目前看到的还只是临床研究的亚组分析。从现在的研究资料来看,这两项指标是有意义的,值得关注。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国际循环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发表评论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