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资讯内容 Content

[AHA&CSC联合论坛]中美共话心脑血管病治疗现状和争议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辑:国际循环网 时间:2015/11/10 11:50:59 关键字:卒中 高血压 抗凝 抗血小板 降脂 

  编者按:美国当地时间11月8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年会在奥兰多隆重开幕,其中AHA&CSC联合论坛作为大会特色之一,展示了美国和中国心脑血管病防治现状和特色。来自美国和中国的著名专家学者分别作了报告。

  预防ASCVD:新途径和争议

  降脂治疗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预防有多大作用,涉及是否降脂目标和他汀启动治疗时机。ASCVD风险如何评估,是否需根据冠状动脉钙化指标权衡临床决策?目前已有最新临床研究出台,美国西北大学费恩柏格医学院Donald Lloyd-Jones教授对现有治疗途径和现存争议作了阐述。

美国西北大学费恩柏格医学院

Donald Lloyd-Jones

  降脂目标和过度治疗

  流行病学和临床试验说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越低,患者获益越多。在TNT和新发布的IMPROVE-IT研究中,LDL-C水平降到目标值以下是一件让患者和医生都很有成就感的事。但有观点反对设定LDL-C目标值。LDL-C 69 mg/dl和71 mg/dl是否有所不同?设定目标值可能会导致治疗不足,如减小用药剂量或停药。也可能导致过度治疗,如在他汀增至最大剂量前加入额外治疗,增加无临床医学证据的治疗可能使血脂达标,但带来不确定的安全隐患。在新药涌现的时代,更带来一些显而易见的风险。

  那么LDL-C目标多少为宜?<100 mg/dl,还是<55 mg/dl?目前临床正在进行无目标值滴定疗法试验。

  指南推荐和实践评价

  2013 ACC/AHA 治疗胆固醇降低成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风险指南取消LDL-C目标值,推荐10年ASCVD风险≥7.5%、年龄40~75岁患者接受中-高强度他汀治疗;有临床ASCVD、年龄≤75岁患者用高强度他汀治疗;LDL-C≥190 mg/dl患者接受高强度他汀治疗,合并1型或2型糖尿病、年龄40~75岁、评估10年ASCVD风险≥7.5%患者接受高强度他汀治疗。指南的这些建议加强了对需他汀治疗患者的精准筛选,使治疗更强力有效。

  2015年,美国波士顿哈佛大学T.H. Chan公共卫生学院的Ankur Pandya博士和同事的一项调查研究发表在JAMA上,分析了该指南对启动他汀治疗的成本效益比。根据该指南评估ASCVD风险(7.5%)并启动他汀治疗的成本效益比为3.7万美元/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但更宽松的ASCVD风险目标值可带来更优化的成本效益比。ASCVD风险≤4%时为10万美元/QALY,风险≤3%为15万美元/QALY。

  新发试验及指南更迭

  现行指南指出,对高危且不耐受指南推荐他汀治疗强度的患者,可考虑加用非他汀类药物。此时,指南建议医生处方有临床医学证据的药物,其降低ASCVD风险获益大于潜在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并应考虑患者倾向。

  HPS2-THRIVE试验显示,烟酸&辛伐他汀联合治疗与辛伐他汀相比,并未降低ASCVD事件风险。IMPROVE-IT试验结果发现,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可进一步将LDL-C降至54 mg/dl,平均随访57个月,到达主要终点。

  风险评估指标权衡

  ACC/AHA胆固醇管理指南推荐,用冠状动脉钙化检测评估他汀治疗患者效果,能得出较准确的中间风险数值(5%~20%)。

  一级预防抗栓治疗:平衡获益和风险

  阿司匹林诞生于1899年3月6日,最初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历经百年发展,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石用药。2009年发表于《柳叶刀》的文章显示,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疾病预防,可降低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冠心病死亡、主要冠状动脉事件、卒中和缺血性卒中的风险比。同时,阿司匹林有其不良反应,可引发剂量相关性胃肠道出血。如何平衡在一级预防中的获益和风险,AHA前任主席、美国北拉罗琳娜大学医学院Sidney C. Smith教授进行了阐述。

美国北拉罗琳娜大学医学院

Sidney C. Smith教授

  2003年的CURE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阿司匹林的出血风险与剂量相关。>200 mg时出血风险为3.7%,100~200 mg为2.8%,100 mg以下为1.9%。事实上,任何剂量都会增加出血,不存在所谓的安全剂量,肠溶剂型也不能避免出血。因此,质子泵抑制剂虽可减少事件风险,但常规应用并不经济。

  除了出血阿司匹林疗效也存在性别差异。对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阿司匹林可减少男性风险,对女性无作用;致死性冠心病事件对男性有较小作用,对女性无作用;可减少女性卒中风险,对男性无作用。

  总的来说,阿司匹林的获益与心血管事件的潜在风险相关。高危心血管疾病患者应用获益大于风险,低危患者应用则相反,因此需评估患者风险后再进行临床决策。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推荐,对45~79岁有潜在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男性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肌梗死,获益大于胃肠道出血风险(A级推荐);对45~79岁有潜在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女性应用阿司匹林预防卒中,获益大于胃肠道出血风险(A级推荐)。45岁以下男性不推荐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肌梗死(D级推荐);55岁以下女性不推荐用阿司匹林预防卒中(D级推荐)。AHA推荐,对10年冠心病风险>10%的男性患者用阿司匹林;对高危(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20%)患者用剂量75~325 mg/d(无禁忌证时)。阿司匹林81~100 mg/d用于对血压控制良好、缺血性卒中和心肌梗死预防获益>胃肠道&颅内出血的65岁女性(Ⅱa证据,B级推荐),以及缺血性卒中预防获益>不良反应的65岁女性(Ⅱb证据,B级推荐)。

  有研究显示,阿司匹林可降低特定癌症的死亡率,包括食管癌、胰腺癌、肺癌和肾癌。6项临床试验证实,这种获益也源于一级预防。

  中国卒中一级预防现状

  与美国不同,中国第3次国家调查显示,脑血管疾病是死亡的首要因素。每年因脑血管疾病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400亿人民币。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李建平教授指出,中国的卒中防治现状尤其值得关注。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李建平教授

  过去55年间,与美国心脏病和卒中死亡逐渐下降相比,中国的心脏病和卒中死亡逐渐上升,且卒中死亡率是心脏病的2~3倍。亚洲地区,中国卒中发生率位居第一,每7~13人就有1人发生卒中。2005年一项发表在《柳叶刀》的Meta分析显示,MTHFR C677T基因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增高,这与卒中风险显著相关。

  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已成为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中国众多高血压患者,2/3为H型高血压。叶酸缺乏症患者中国高达20%~60%,美国仅有0.06%。中国患者MTHFR TT基因型比例为25%,美国白种人仅为12%。因此对中国患者来说,补充叶酸或称为预防卒中的重要途径。

  中国抗栓治疗特征

  纵观现状,华法林应用不足,治疗率仅2%~10%,抗血小板治疗过量与不足并存,新型口服抗凝药未能广泛应用且缺乏证据,是中国抗栓治疗的现存问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梅林教授介绍了国内用药现状。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刘梅林教授

  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为例,老年心房颤动(AF)患者口服抗凝剂的应用率仅29.5%,与欧洲国家相比远远不足。尤其在老年患者中,高估出血风险、低估卒中风险和华法林获益的现象普遍存在,伴冠心病的AF患者应用华法林较少,原因可能为与一级预防用药联用可能带来的风险。55.2%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未能达到治疗标准(2.0~3.0),甚至出于对颅内出血的担忧处方小剂量华法林。抗栓治疗不足的原因还包括基因突变、治疗过度以及对真实世界新型抗栓药的审视。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药理小组建议,针对CYP2C9和VKORC1突变对剂量的影响,应对华法林重新贴标签。亚洲人群中,1173TT和1639AA基因型较多,这导致对华法林的敏感性更高。

  基因多态性也影响抗血小板疗效,如氯吡格雷抵抗现象。亚洲人群中,CYP2C19*1型基因为58%~61%,2型基因为30%~35%,3型基因为5%~10%,17型基因为2%。CYP2C29*2*3基因突变具有较高的血小板治疗应答率。携带CYP2C19 LOF等位基因的患者氯吡格雷治疗应答率更高。阿司匹林也如此,2013年发表在JACC和GENE上的文章显示,阿司匹林应答差异性与基因因素显著相关。因此对中国人群的抗栓治疗问题,排除其他因素,个体基因导致的药效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国际循环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发表评论需登陆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2008-2024 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