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资讯内容 Content

[AHA2013]膜周型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与外科手术的随机对照研究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作者:杨剑 编辑:国际循环网 时间:2014/1/21 15:15:01 关键字:空间隔缺损 传导阻滞 三尖瓣反流 

  杨剑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膜周型室间隔缺损的治疗策略概况

  室间隔缺损(V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占全部先天性心脏病的50%,其中, 膜周型VSD 占所有VSD 的70%。长期以来,开胸手术是膜周型VSD 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手术创伤大,恢复慢,患者接受及依从性差。随着2002 年膜周型VSD 封堵器的问世,经导管介入治疗技术在全球得到推广。但文献报道应用进口Amplatzer 膜周型VSD 封堵器介入治疗后心脏传导阻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达2.9%~5%。目前,膜周型VSD 经导管闭合装置尚未在美国获得批准。与此同时,国产膜周型VSD 封堵器开始应用于临床,具有较低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取得良好效果。目前,国际上关于膜周型VSD 患者应选择何种治疗始终存在争议。

  膜周型VSD 的随机对照研究

  我们从2009 年启动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旨在比较两种不同方法应用于儿童膜周型VSD 治疗的中期疗效。并于2013 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年会现场报道了研究结果。研究纳入2009 年1 月~2010 年7 月符合标准的229 例膜周型VSD 儿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99 例vs. 101 例),分别进行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患者的纳入标准为:3~12 岁膜周型VSD患儿; 体重>10 kg;缺损大小> 3 mm;超声心动图下心室水平左向右分流> 2 ml;VSD 与主动脉瓣膜距离>1 mm 以及肺血管阻力< 8 Wood 单位等。所有患儿于治疗前均接受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心导管检查,明确治疗指征。治疗特点为:①介入治疗组患儿于局麻+ 镇静下在导管室手术,选用国产对称双盘状膜周型VSD 封堵器行介入治疗;②外科治疗组患儿于全麻及体外循环下在手术室行开胸膜周型VSD 修补术。对所有患者随访2 年,每例患儿接受术后3 天、3 个月、6 个月、1 年及2 年的连续随访。两组之间进行临床资料、心血管不良事件、主要及次要并发症和实验室检查等指标的对照观察。结果显示,两组临床资料相互匹配,技术成功率均为100%。手术组(34.3%)和经导管介入组(7.9%)的次要并发症有显著差异; 手术组平均输血量(276.0 ± 231.7 ml)多于经导管介入组(0 ml);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180.5 ± 66.1 min)长于经导管介入组(38.2 ± 24.6 min);手术组平均住院日(7.2 ± 5.7 天)多于经导管介入组(3.3 ± 1.6 天);手术组平均花费(4846.3 ± 1628.1$)多于经导管介入组(3550.4 ± 745.9$);手术组平均返回社会时间(10.2 ± 18.8 天)多于经导管介入组(3.8 ± 6.4 天)。实验室检查指标方面,术后1 小时及24 小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肌酐等肝肾功能指标及治疗后72 小时评价心肌损伤的肌酸激酶和心肌肌钙蛋白I 等指标,手术组显著高于介入组,提示介入治疗减轻心、肝、肾等器官损伤。

  研究结果显示,两种不同方法在儿童膜周型VSD 治疗中均取得良好的中期结果,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项研究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与心脏直视手术修补相比,经导管介入治疗的优点包括不需入重症监护室、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医疗费用低、术后恢复时间快及患者容易接受等。

  讨论

  1958 年在我院开展我国首例体外循环VSD直视修补术,至今55 年,手术方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充分证实。外科手术是治疗VSD 的“金指标”,但不可避免开胸、体外循环甚至心脏停跳,对患者机体造成一定损伤,尤其存在外科手术切口,患者接受程度较差。近10 年来出现的膜周型VSD 介入治疗为患者带来新选择。然而,新方法应用时间较短,而且在美国未获FDA 批准,该治疗方法是否比传统“金指标”有优势,迫切需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评估。

  本研究的开展,在美国ClinicalTrial.gov 数据库进行登记注册,做到大样本与国际研究标准接轨,选取国内3 个有丰富治疗经验的中心开展随机对照研究,严格遵循随访标准,进行为期2 年中期随访。长时间随访为治疗评估提供可靠证据。同时,在开展膜周型VSD 治疗中,严格按照血液动力学等12 种指标筛查患者,规范“纳入/ 排除”标准,同时将膜周型VSD 细化为管型、漏斗型、窗型和瘤型4 种类型,选择不同封堵器,通过创新,改良手术方法,提高了疗效,减少了并发症,杜绝了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并发症。

  本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的完成, 在国际上首次证实经导管微创介入技术与外科手术均是膜周型VSD 治疗安全、有效的方法。介入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医疗费用低及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应成为符合膜周型VSD“纳入/ 排除”标准患者的首选,标志我国膜周型VSD 介入治疗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而且表明我国在膜周型VSD 治疗领域有了充分“话语权”。同时,我们应当看到,近年来,我国在膜周型VSD 介入治疗领域中,虽然取得了瞩目的成果,但就全国而言,开展该技术的单位发展还很不平衡,在传导阻滞、血管损伤、三尖瓣反流及封堵器脱落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上,不同单位之间差距还很大,存在大样本没有完全与国际接轨及中期随访时间短等问题,仍成为膜周型VSD 介入治疗快速发展的硬伤,有待努力改进。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国际循环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发表评论需登陆

相关幻灯

相关视频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2008-2024 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